NEWS / 新闻中心
“中度老龄化”来袭,提前做好养老资产配置




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9年度)》。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养老基金受托规模突破一万亿大关,入市步伐在逐步加快。

有业内人士预计,到“十四五”期末,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浮现,养老投资已经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养老金入市对A股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养老资金该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 本期资本有道对话南方养老2045基金经理黄俊。

黄俊表示,随着养老金投资在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整个市场也会趋向于一个成熟的状态。预计2021年,至少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还是处在一个复苏的通道之中,相对有利于权益资产的表现,特别是一些顺周期或者是低估值的板块。点击视频,一看究竟。

以下为采访文字实录:

第一财经:您认为“中度老龄化”会带来哪些主要挑战?

黄俊:世界银行把养老金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支柱的话,就是国家强制居民消费的基本养老金;然后第二支柱的话,就是企业年金或者是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也就是未来中国即将有一个大发展的、居民自己交费的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刚开始的阶段。

经过20年来的发展,第一支柱跟第二支柱两个储备金额合计应该在10万亿左右。大家可能听到这个数字,觉得天文数字,但实际上如果对应中国未来中度老龄化退休的高峰期,将来的话,在整个国家养老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一个提早退休,或者是一个更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有赖于我们现在开始进行的第三支柱个人储备的投资。

第一财经:确实像您所说的,养老金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如何去布局健康经济和健康产业?有哪些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黄俊:这个肯定就是一个医疗跟健康产业,但是我们从整个行业来看的话,是不能过度乐观的,因为我们也是深度研究了欧美以及日韩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数据。首先医疗产业的话肯定有需求,这个行业肯定有需求,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还关注到,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的话,它的价格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就是说,你可能量增长了两倍,但如果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那么整个行业的收入,它可能也是一个负增长的。我们研究下来的话,欧美日韩因为国家的财政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允许无限的医疗开支增长。所以实际上,他们的医疗开支的增速当然这也是很可观的,但也是在GDP增速的两倍左右,所以说不能对整个行业进行过高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