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也看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恢复走在全球前列。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经济发展的目标。
资本市场在这样的历史交汇期,如何进一步发挥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枢纽作用,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本形成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但是在资本形成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形成了我国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比较低的这样一种融资结构,与银行间接融资相比,发行股票和通过发行债权融资,更有助于形成长期资本,成本更低,且更有助于控制债务杠杆,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适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畅通直接融资渠道,逐步扩大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当中的比重。二是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和健全市场基础建设,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有竞争力的直接融资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熟的市场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健康良性的资本市场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而这一方面恰恰是我们的短板。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要加强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推进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补齐信用体系制度短板,完善信息披露,失信惩戒等关键制度,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强化市场数,营造共建公平诚信的社会氛围,和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良好的市场生态,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第二,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创新驱动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这就需要资本市场更好的发挥、支持创新的制度优势,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传统产业占比是比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比较低。一方面,这与我国过去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创新支持还有广阔的空间。新发展格局下,引导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助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既要提高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的占比,也要引导传统产业因借助新技术实现升级。
一是更好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更好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