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环境真不错,服务也很贴心!”“长者饭堂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吃饭难’问题,饭菜也很可口!”“在珠海养老,幸福指数就是高!”今年,珠海市民政局举办了多场养老服务体验日活动,让老年朋友近距离感受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长者们在参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时都赞不绝口。
日前,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开展了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工作。按照综合评分,全国共有26个试点地区验收结果为优秀。其中,珠海市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被作为优中选优的10个试点城市之一给予奖励。
今年2月,珠海市被确定为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以来,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推动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与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湾区化、集约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养老服务发展生态链,打造新时代养老服务新格局。
湾区化:探索跨境协作养老新模式
据了解,为提升港澳同胞对内地的认同感、归属感,我市积极引进港澳知名服务品牌,试点开展面向港澳居民的特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其中,横琴新区引入澳门街坊总会运营小横琴社区服务中心,向居住在横琴的澳门居民,提供澳门特色居家养老服务;香洲区拱北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引进香港仁山优社养老品牌,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
同时,引入专业社工组织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要载体,为本地及港澳籍常住老人提供助餐配餐、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服务,促进港澳老人融入本地社区生活,参与社区事务。每天上午,62岁的澳门籍居民门阿姨都会来到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珠海本地居民一起跳舞、聊天,开心得合不拢嘴。
同一社区的澳门籍居民李叔更是成为业委会委员,和本地居民一起共同参与社区议事协商,而这些只是珠海近年来积极推动珠澳两地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我市累计服务香港、澳门老人4147人次,切实提升港澳同胞在珠海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促进在珠港澳同胞从“同居”向“同心”转变。
集约化:打造综合性城乡社区服务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社区老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市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化,增加多种为老服务功能,形成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打造“15分钟党群为老服务圈”。
在梅华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长者饭堂、老年人能力评估中心、阅览室、康养驿站、心灵驿站等一应俱全。来自湖南的退休干部老潘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每天和老伴一起来到梅华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写字绘画、唱歌跳舞,晚年生活多姿多彩。老潘说,“中心就像我的第二个家,在这里有可口的饭菜、丰富的娱乐节目,还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和细心的工作人员,我感觉特别充实,儿女也十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