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邻里互助劳养结合 温州加速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 柯建华:

加强农村养老整体规划布局

随着老龄化进程快速增长,养老问题成了党和政府迫切需要重视的议题。平阳和泰顺这两种养老模式都很有当地的特点,平阳邻里互助式养老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农村地大居住人员较分散,我担心有的志愿者送餐时间较长,而且平均年龄70岁,很难长期坚持,农村养老又有别于城市养老,有条件的话建议集中供养更符合农村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也是农村养老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我建议做好农村养老中心的整体规划布局,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依托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的优势,鼓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承接农村养老中心运营,实现一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带动一片村照料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市人大代表 吴筱珠: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养老事业

我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农村养老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亟需通过制度创新、措施创新打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路径。社会已提前进入超级老龄化,赡养矛盾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政府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两个“全覆盖”以及老人免费查体、高龄补贴等工作对养老工作进行有效托底,但是在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独生子女养老压力逐渐增大、体面养老还未实现、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缺失等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我建议,一是参照城市社区养老机制,在农村以村庄或者社区为单位,组建公益性或者半公益性的农村养老大食堂,为老人提供饮食服务,解决老人无人照顾饮食的困境。二是激活农村土地流转潜力,通过土地流转为农村老人产生稳定的财产性收入。三是增加村集体财产性收入,探索向资源、资产、资金要效益的村集体增收渠道,使村集体有能力为农村老人提供必不可少的福利性支出。四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村养老事业,使一部分有固定收入,愿意享受高水平养老服务的老人有地方可去。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