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新闻调查丨养老专业招生难、行业人员紧缺……谁帮我们养老?

北京首开寸草八里庄院 陈硕:我现在就是极少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因为我们一天就是工作量也是满满当当,然后下了班之后就是在宿舍休息。我们是一个月有五天的休息。

记者:如果说这个行业一直做下去的话,你觉得对你来说有没有一些什么必要条件?北京首开寸草和平里院员工 陈梓毅:最基本的必要条件可能就是薪水,现在拿的薪水其实是够自己花,但是以后可能会要结婚,会有自己的家庭,这份薪水肯定是绝对会远远不够的。

养老相关专业冷门招生难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在2009年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院长李继延说,当时这在北京市的高校中是首批。但是,被看作是朝阳产业的养老行业,它的相关专业却是个冷门专业,第一年招生的数量很少。

记者:你们分析就是招不来学生原因是什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院长李继延: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百姓的这个认知,向家长宣传的时候,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根本就从来不想去伺候人,甭管是多少钱,你给他一个小旗子,让他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一个月3000块钱他都干,为什么?那是管理工作,你让他去家政服务,给他8000不干。我们感到观念的问题,不是一个一时半会儿的事。

养老机构人才流失大

养老服务队伍有“三低三高”的普遍特征: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劳动强度高、平均年龄高。

为了要把年轻人留下,目前不少养老机构都会培养年轻人走向管理岗位,但这显然不能完全解决年轻人流失的问题。

养老机构不仅年轻人少,即使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会面临难招、以及频繁流失的问题。据官方统计,北京市养老护理员每年的流动率、也就是人员进进出出的比例大概在40%。各种因素导致年轻人和中年人两支队伍双线告急,这也成为养老机构负责人的一大困扰。

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小龙:其实说实话,我也很无奈。养老实际上它是个微利,就是高风险、低利润。这属于社会企业,它的目标不仅仅是盈利,它有一些社会性行为,但是我们的成本压力是很大的,就那点利润,如果再拿出给护理员,可能仍然也是杯水车薪,那养老机构不能赔钱,所以这个就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