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新闻调查丨养老专业招生难、行业人员紧缺……谁帮我们养老?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统计,目前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员9300多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的工作人员约7000多人,再加上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内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社工、营养师、康复师等等,总人数大约在16000多人。

学历职业上升难 发展常遇天花板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红兵:养老服务它的专业性,决定了你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涉及。我们现在认为应该建立起一个专门围绕着长期照护的职业体系。这个职业体系里面是有标准的,因为标准是分层级的,因为层级形成的台阶,每个人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养老服务专业性强,需要复合型人才。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学历上升路径还是职业上升路径,又总会遇到天花板。养老服务队伍量的缺失、质的缺乏,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政策推动养老服务良性发展

2020年11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首次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设立养老护理岗位奖励津贴。

对专职从事养老护理服务且取得相关资质的养老护理员,按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000元、1200元、1500元的岗位奖励津贴。

而为了引导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办法》还设立了毕业生入职奖励,国家统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区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或者毕业一年以内的往届毕业生,进入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分三年发放入职奖励。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 李红兵:这是第一个变成真金白银的政策。通过一个岗位的补贴,来推动他在自己的职业成长和职业培训当中,进入到一个良性的轨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