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苏州打造“原居安老”养老服务 创新做法引来央视关注

  适老化改造是一个久久为功的民生项目,接下来,苏州的家庭适老化改造还将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新基建等工作计划相结合,逐步打造“从家里到家外”的整体适老化。

  勇闯养老服务“无人区” 推行夜间照护实现全时段服务

  随着老年人家庭对居家养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对居家养老服务也表现出更强烈的需求。“具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特点,内容多元化和时段全天候。服务内容上,从原来的家政保洁、生活照料更多向医养康养、精神文化拓展,服务时段上,有一部分老年人家庭提出希望在夜间得到更多专业化的照护。”刘贵祥说。

  2020年5月,市民政局直击居家养老痛点,全国首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服务新模式,为居住在本市范围内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理的基础服务和个人卫生、饮食照料、家庭保洁、代买代购、临床护理的个性服务,优先保障高龄、独居、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老年人,填补夜间时段居家“类机构”专业照护服务空白。

  今年74岁的冯阿姨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腰椎、胸椎等部位曾多次骨折。她称自己是“玻璃人”,幅度稍大一些的弯腰、抬手,都有可能导致骨折。就在去年8月,冯阿姨因晾晒衣服,又一次骨折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半个月后,照顾她的老伴也住院了,而女儿又在北京工作无法回苏。

  在得知苏州推出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后,冯阿姨立即向就近的姑苏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沧浪综合服务站提出申请。在冯阿姨家最缺人手的时候,有3位服务人员在不同时段为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居家养老服务。

  家住常熟的吴女士由于长期照顾失能的父母,夜里睡个踏实觉成了最奢侈的念头。自从夜间照护服务人员上门后,父母得到了更加专业的照护,她终于得以“喘息”。

  通过开展夜间照护,老年人晚上睡得更安稳了,家庭成员的照护压力减轻了,老年人家庭的获得感更强了。苏州市推行“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除了对低保等困难群体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政府主要做好营商环境改善和服务质量监管,服务价格和服务内容则由市场主导,半年多来,老人家庭愿意为夜间照护“埋单”的越来越多,项目的成效也折射出养老市场对花钱买服务观念的转变。

  据悉,夜间照护从去年5月启动至今,全市已经有97家养老服务机构通过遴选,加入到夜间照护的服务行列,累计开展服务10万余人次。中央电视台、央广网、中国社会报、江苏卫视等一批国家、省市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夜间照护的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做了大量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