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红
如今,大多数人在求职时,不仅要考虑薪水和工作环境,还要考虑公司是否缴纳“五险一金”。毕竟,“五险一金”是我们作为劳动者应该享受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五险一金”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医疗和养老保障,而且在我们失业的时候也能获得一份保障。
众所周知,“五险一金”由员工和公司共同缴纳。其中,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公司单独承担,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大多由公司和员工共同缴纳,员工缴纳的比例小,而公积金由职工和公司按相同比例支付。此前,京东领导刘强东曾提到,他为员工缴纳了60亿元的保险和公积金。虽然少交或通过劳务外包可以多赚50亿元,但刘强东仍然坚持为所有员工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近日,国家医保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关系表,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供指导。那么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呢?这与我们今天的话题有关,可以说是这是社保中的第六保险。那么,第六险到底是什么呢?对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简单点说就是,国家制定了专门的保险制度,以满足包括私人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在内的重度私人人员的基本获利保障的需求。它的具体操作与我们的医疗保险非常相似,当我们的参保人有护理需求,并满足相应的前提条件时。然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流程,按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报销。
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54亿,失能人员将超过4000万。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负担。在日前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研究报告》中,也有这样一组数据: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的老年人中度残疾,全残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基本生活中不能完全自理。基本自理能力的下降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其实,长期护理保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了这一理念,扩大试点也证明了国家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决心。如果试点成功,那么长期护理保险有望成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之后的第六大保险。由此可见,这一保险的最大意义和作用在于确保未来老年人可以体面养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近期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其实,长期护理保险在日本早有先例,我们都知道日本的老龄化社会非常严重。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为了完善社会养老制度,日本政府于2000年通过立法实施了护理保险制度,我们称之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中,有两类被保险人。第一类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二类是40岁以上、65岁以下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又称第二被保险人,即40岁以上的人开始成为强制保险的对象了。
日本医疗保险的财务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公费,即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的50%。二是保险费,也就是由单位与员工分担也占50%,其中只有20%~30%由个人承担。
而今,长期护理险的试点工作近期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15个试点城市和两个重点联系省份的参保总人数已达8854万人,享受待遇人数42.6万人,年人均缴费9200元以上。随着试点的深入,保障内容和待遇标准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国家医保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阶段将从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开始,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适当探索财政等其他投资渠道,对特殊困难退休人员的缴费标准给予适当补贴。目前,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
事实上,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也可以为那些确实负担不起的退休人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民生问题得到了改善,每个人都可以在国家的保护伞下,踏实的追求幸福生活。即使面对生活风险,也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