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养老机构“卷包会” 这些套路要看清

其二,以投资养老产业为名非法吸收资金。主要通过以投资、入股、加盟养老基地、养老机构或养老产业为名,以承诺给予高额利润回报、保障将来提供养老床位等养老服务、享受养老服务费用折扣等为诱饵,吸引老年人投资以吸收资金。

其三,以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床位为名非法吸收资金。主要以“以房养老”“以床养老”为噱头,推销养老公寓、养老床位,承诺购买公寓或者床位后,购买人自用之前保证高价返租等好处为诱饵,吸引老年人购买以吸收资金。

其四,以开发、经营养老服务产业为名非法借贷集资。主要是以开发、经营养老基地、养老院、养老公寓等服务产业资金短缺为由,以承诺给予高额利息为诱饵,向不特定多人借款集资。

另外两种方式是以投资养老保险为名非法吸收资金和以销售老年人用品为名非法吸收资金,与养老机构“跑路”无关,但也值得老人警惕。

福建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律师郭丰认为,现阶段养老机构收取预付款后跑路,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是全球疫情高发,导致各行业的经济压力增大,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无法继续维持正常经营;其次,部分养老机构本身并不考虑长期经营,办理预付卡收取款项后往往将款项投入其他行业用于经营,在养老机构面临经济困境时,无法及时回笼资金无法正常运营;第三,个别养老机构实际上是借举办养老机构之名,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实,甚至直接涉嫌合同诈骗。

多地探索更严格监管方式

随着养老机构服务纠纷逐渐增多,多地正在探索更加严格的监管方式。2019年以来,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对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打击,一批问题企业被清出市场。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于2018年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试行)》,规定除利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外,严禁实施会员制。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规定,对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也公布了养老服务机构“白名单”,防范老人受骗。

福建通久律师事务所吴水霞提出,避免养老机构跑路问题发生有以下对策:第一,需要先在政策上实现完善的资质门槛审查;第二,加强对优秀养老机构的帮扶和监管;第三,鼓励从事养老行业等的专家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探索和研究;第四,加强对养老行业的认识和正确价值观的宣传;第五,政府介入,银行机构、保险机构介入,提高行业的公信力和稳定性。此外,老年人自身要加强消费教育,擦亮眼睛提高辨别能力,钱不要直接都转给机构代管。政府可以设立银行信托方式,与按揭方式类似,按月支付给养老机构。国家也可设立监管账号,资金专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