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二十条”干货促幸福养老——湖南省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 铭

为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提出20条具体措施,围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规划布局、问题解决、群众关切、目标量化四个维度全面发力,力求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厘清职责边界 优化规划布局

湖南是老年人口大省,全省6918.4万常住人口中, 60岁以上老年人有1288.8万人,占比18.63%。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机制,着力培育发展社会养老幸福产业,加快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得到更加切实的保障。

“加快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更能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湖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建华说,《意见》明确了“四方责任”,即政府的兜底和引导责任,市场的主体责任,家庭的基础责任,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主动参与责任,形成人人参与、各尽其责的养老服务格局。

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需要科学的规划布局。《意见》提出“兜底线、保基本”,奠定了基本养老服务的总基调,针对城市、农村、多元化产业三个方面优化布局,就是要做到高质量、可持续。

湖南城市养老服务布局中,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是重点任务。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机构是发展重点,未来还将增加家庭服务功能模块,鼓励设立家庭养老床位。长沙市天心区民政局局长刘顺来介绍,他们正在推动的社区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已有初步成效,在辖区白沙路打造的“养老一条街”形成示范效应,为“一社一点、一街一中心、全区多机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积累了经验。

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湖南将在每个县选择2-4个乡镇建设具备医疗护理、养老服务功能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支持其运营主体发挥辐射作用,连锁运营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还将依托村级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兼具集中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同时,打造多元化养老产业布局,加快养老产业与医疗、保险、旅游等产业融合步伐,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康养小镇、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