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院:我国医养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来源:
|
作者:pmoc49128
|
发布时间: 2020-02-09
|
12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与此同时,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越来越多,残疾老年人逐年增加,2015年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人,持残疾证老人达到1135.8万。根据全国老龄办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4200万失能老人和超过2900万80岁以上老人,合计占到总老年人口的30%。
按照国际通用的划分指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时,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社会。我国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社会进展快,从老龄化社会到深度老龄化社会用了25年,而法国经历这种转变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5年,美国用了69年。
我国老龄化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错位发展程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比如,在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2%左右时,我国的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而在达到相同的人口老龄化水平时,德国、美国以及日本的人均GDP分别高达1.8万美元、2.9万美元、3.8万美元。“未富先老”的现实,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
老年人医疗费用比重占据将近1/3
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会随着年龄增加,如果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做到慢性病的有效管理,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推进医疗费用的前端化,更多地用于“防未病、治小病、促保健”,将极大地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根据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就诊率、住院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体。2003年、2008年、2013年65岁及以上群体两周就诊率分别为28.1%,30.3%和26.4%,住院率分别为8.4%、15.3%和19.9%;慢性患病率分别为538.8‰、645.4‰、539.9‰,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占比较高。
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统计,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口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非老年人口的3-5倍。《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占住院总人数的29.2%。连续住院时间超过3个月的离退休老人占三甲医院住院人数的比重只有2.1%,但占三甲医院住院床日数的比重却高达21%,花费的医保基金高达医保基金支出的16.4%。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发病率增加,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往往有更多的需求,医疗卫生费用相应地也不断增加。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中产阶级比重增大
经济收入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消费力,同样,老年人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必然会有效带动其对生活照护和医疗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