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钱上不平衡心就不平衡
我们开始抱团儿的几个人住在同一社区,离得近。都是女性,也都没了老伴儿。
这个组合是我们考虑了很久定下的,之后再有人想加入,我们也是这个“标准”。
我们想的是,大家的生活境遇差不多,相互能理解,来往也方便。
我们有很长时间相处得还不错,所以后来吸引了那么多人来加盟。
我们这个团体,一开始年龄最大的六十七,小的刚退休不久。
身体也都还可以。我们每天早上准时到小花园集合,先晨练,之后一起去买菜,开始是各买各的,后来发现大家买的都差不多,因为你买这个,我看着不错也买了,结果各家做的饭都差不离。
而且,这些人平时总是一个人在家,一个人的饭最不好做了,做多了就浪费。于是,大家就决定干脆一起买,一起做,一起吃。
开始大伙儿都争着掏钱,今儿你花,明儿我请。
可是,我觉得这样不太好,每天花多花少不固定,多花的可能心里就不舒服。
所以,我们改成每个月每人交400元伙食费(那是当时的物价啊,后来涨了几次),我们之中有个姐姐原来是会计,就由她管账,她挺细致的,每笔开支都记得非常清楚。
我们固定在一个人家里做饭,吃饭,因为她家房子比较大,住一楼有个小院儿,很方便。我们一般只做中午饭,因为老年了,晚饭吃得少,中午剩下的,大家分分,晚上就够了。
后来我们这个方式让好多人羡慕,就总有新人加入。
不过,由于空间有限,我们“搭伙”的人最多加到了9个,其他人实在加不进来了。
组里的人,其实也是有变化的,有人退出,有人加入。退出,就是因为钱。
大家虽然说都交了伙食费,可有的人慢慢就不平衡了,觉得太贵,自己在家过,用不了这么多钱。
也有人觉得组里有人退休金多,一个月五六千,可自己只有两千多,人家要吃好的,自己将就就行,每天做三四个菜都是“便宜”了那些爱享受的,他们想吃好的,应该多拿钱。
也有人开始计较,有人吃得多,带得多,有人饭量小,或者这个月生病了,或是家里有事没在这里吃多少,可伙食费为什么不退呢?
大伙儿聚餐的那个姐姐家,每个月我们会买两桶油,一些调料啥的,还添过一些餐具。
而且每个月我们会拨出一点儿钱给人家的煤气费、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