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老龄化不同发展阶段,邻国日本有何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2018年既是中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关键一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之际。养老、医疗合作,也成了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与中方达成十大合作领域中的一个。此后,中日两国无论在政府高层,还是企业层面,在养老领域的合作日趋火热。
“智慧养老”先行
与日本不同,中国养老的“9073”格局(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由机构代为照顾养老)日渐清晰。这使得日立把在中国的养老服务发展,聚焦于社区和居家。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的健康养老事业部主要涉及健康养老咨询、养老服务运营支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及养老产品销售四个领域。
民政部2020年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已有近22万个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790多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同比分别增长26.6%和7.7%。
在日立所涉及的中国养老产业的四个细分领域中,日立解决方案(中国)有限公司健康养老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桤最看重的还是智慧养老领域。据他介绍,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日立能够为用户提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将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以及机构的养老服务,都融合到平台上。具体包括老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养老服务的监管、24小时的养老照料以及社区服务等。
2018年日立的智慧服务平台还在中国的嘉兴经济开发区进行试点,将医疗服务纳入到该平台。日立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医疗服务方面,该平台能够提供30项10大类服务。林桤表示,日立也在与健康体检、远程医疗等相关的业务进行对接,计划未来将上门服务的服务商、服务人员、设备厂商以及社区、医院等都整合到平台上来。
除了互联网等云端服务,林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立还正在做有关养老机器人的服务,“这个机器人是跟国内的机器人生产厂家来合作,我们在后者的设备基础之上,为机构提供AI智能服务。”林桤表示,现在这个机器人具有用药提示、文化娱乐、健康操、巡检等功能,这些服务主要应用在机构,“包括我们在特定场所来做的智能出行,比如在一个固定的小区,或者是在大的养老机构等。”
不过,上述能提供养老服务的机器人正处于推广阶段。“一旦AI照料机器人获得中国市场认可且采购量大的情况下,成本可能会明显降低。”林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