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这些年,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养老服务贴心 老人生活舒心

“当时正值晚餐时间,总书记亲切地询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在这里开心吗、吃得习惯吗?让我们感觉十分温暖。” 87岁的社区居民吕云娥回忆说。“在社区这里,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快乐。”她脸上洋溢着微笑。

吕云娥发自内心的笑容,源自军门社区针对老年人不断升级的温馨服务。在这个常住人口约1.3万的社区里,70周岁以上老人达1000多人,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周到服务成为社区工作的关键。

瞄准居民的切实需求,2009年,军门社区成立福州市第一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前子女上班,自己在家冷冷清清。如今在这里每天吃喝不愁,连午休的床铺都有,老人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真是太方便贴心了。”吕云娥说。

十几年来,军门社区的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和完善,不仅提供生活照料与就餐服务,而且老年人还能在社区参加书法、舞蹈、戏曲等各项活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我们应老人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的外出活动。比如逛公园赏菊花,每月底组织老人集体去福州的老字号饭店聚餐一次,集体过生日等,每次集体活动时,老人们别提有多高兴啦。”林丹说。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林丹等社区干部嘱托道:“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总书记的嘱托,正是我们社区工作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我们正是沿着这个方向才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改善提升的。”林丹说,“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激励着我们社区干部在服务民生工作上不懈奋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总书记始终关怀我们这个社区的点滴进步

2014年并非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访军门社区。早在1991年与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前后两次到军门社区调研工作。“三进军门社区我都在现场,亲眼见证了习近平同志与军门社区的不解之缘,更参与和见证了军门社区2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林丹自豪地说。

林丹回忆说:“1991年初,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来到军门社区。当时的居委会还在狭小的木板房中办公,为了防风,木墙上褙满了报纸,条件十分艰苦。了解情况后,习近平同志当即提出要想办法改善我们的办公情况,增加居民活动场所;1995年4月,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军门社区,此时社区已有了500多平方米的崭新办公场地和居民活动场所,这让他十分高兴,现场写下‘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的对联,如今,这副对联就挂在军门社区大门。”

“每次到访军门社区,习近平同志都关怀着社区老百姓的生活。”林丹说,真挚的关怀也一步步激励着军门社区养老服务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