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梳理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一方面解决长期困扰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满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生的一些新需求。”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介绍说。像“防跌倒”“防走失”“卧床护理”等一直是老年人照护的难点。在疫情期间养老机构封闭管理中,则对机构无接触智能消毒、出入管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期发布的12个场景,既有安全防护类,包括老年人防跌倒场景、老年人紧急救援场景、认知障碍老人防走失场景、机构出入管控场景、机构智能查房场景、机构智能视频监控场景等;也有照护服务类,包括老年人卧床护理场景、家庭照护床位远程支持场景等;还有健康服务类,包括老年慢性病用药场景、机构无接触式智能消毒场景;以及情感关爱类,包括老年人智能语音交流互动场景、老年人智能相伴场景。
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陈跃斌认为,有了应用场景,智慧养老产品就有了温度。场景,让服务能感知、可体验,引导科技企业真正设计出和老年人适配的、让老年人愿意接受的,可应用于机构、社区、居家的智能产品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产品。
首批应用场景发布后,受到科技企业的广泛关注,各区民政部门和街镇积极开展场景落地应用。在2020年由上海市民政局等主办的第八届中国老年福祉产品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上,涌现了智能药盒、非接触式人体行为异常检测设备、智能康复机器人等“适老”产品。上海多个社区推行智能水表、门磁系统、烟感报警、AI外呼、红外检测等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让高科技“守护”居家养老的老人。
“智能+”助推养老服务更便利更优质
发展智慧养老事业,离不开多元服务主体参与。上海积极支持各区、各街镇联合养老服务企业探索创新智慧养老模式和业态。
近年来,上海养老企业积极运用信息科技手段转型升级。其中,既有专长于社区养老服务云和呼叫中心建设的企业,也有专注于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刚需,利用物联网传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照护方案的企业。这些科技企业为了更好地理解养老服务,在开发项目时也会选择到养老机构“驻场体验”,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场景。
从业20多年的徐汇区第二社会福利院院长姚威认为,刚开始应用技术时会面临一些困难,这是因为让人做出改变很难。一旦将技术应用场景落实到一个个人身上,让院里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就能促进养老机构管理系统流畅、通达,从而帮助护理员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也让他们有余力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心理关爱和精神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