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聚焦银发经济|多层次养老服务潜力巨大 三种模式并行 护理费为主要利润点

送服务上门的居家养老

需要注意的是,居家养老并不等同于家庭养老。在居家养老模式下,养老由家庭、社会、政府共同承担,老人自己解决居住问题,同时可向社会机构购买各种护理服务,比如医疗照护、康复护理、上门助浴等,政府则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在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远景路的一处小区内,《科创板日报》记者见到了一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上海康普医疗护理站。“这是福寿康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的第一家医疗护理站。”有关人员介绍称,也可能是全国最早一批、可提供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护理站。

从外在的形象来看,这里与一般的快递站并无不同。站点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接单、经过初步筛选配对后,向护理人员派单,后者经手机接单,并在指定时间内前往客户家中、完成护理服务,最后,质控评估人员将进行回访、确保服务落地并完成费用结算。

“福寿康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整套居家养老服务已实现‘互联网化’。”站长崔亚婕对记者表示,在操作形式上,这和家政、外卖快递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本质上却大不相同。

一则,居家养老服务涉及的相关方更多,并与政府监管紧密绑定。这主要体现在护理服务申请、费用结算上。

崔亚婕介绍称,护理服务一般以参保人个人或家属向街道、居委会提出申请,后者汇总需求后再由第三方机构(如医院)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符合特定要求的申请才会被下发到站点。护理服务的具体内容也需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按需提供项目及频次。

在费用结算上,由于上海已从2017年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下称:长护险,记者注:长护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符合要求的老人仅需自费10%,另90%由医保统筹支付。也因此,整个服务过程均受到医保系统的监管。

二则,居家养老对护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能力要求。崔亚婕称,站点的每一位护理人员都需经过专业医疗护理培训、持证上岗,并在服务过程中定期开展在岗培训,站点也建立了每位护理员的档案管理系统,以备检查,确保用人合规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