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宁波出台养老服务提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重阳佳节,敬老志愿者把制作精美的桃形糕点赠送给社区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祝老人健康长寿。(丁安 摄)

宁波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近10年来,老年户籍人口总体规模增幅高达55%;预计到2025年,我市老年户籍人口总量超过200万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十四五”是宝贵的窗口期。

养老,作为民生要计,一直是我市重点“着墨”的领域。近日,又一重磅文件——《宁波市养老服务提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颁布。

文件围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康养结合、事业产业协同、线上线下融合、人才科技相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总目标,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等7大工程,通过具体的任务分解、责任落实,让未来3年“老有所养”的幸福感成色更足。

“更适老”的标准化老年食堂要来了

民以食为天。去年我市有关部门的一项入户调查显示,在众多养老服务中,助餐服务最受老年人关注。

在过去数年间,我市创新推出了开办老年食堂、建设中心食堂、依托机构配送餐、发展邻里助餐点等助餐模式,并让“爱心车轮”食堂遍及乡镇(街道)。

诚然,距离老年人“吃出便捷”“吃出满意”这个高标准,我市的助餐服务仍有提升的空间。未来3年,我市将继续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打造老年助餐服务闭环。到2023年,建成200个以上“后厨可观、食材可溯、安全可查、送餐可及、质量可评”的标准化老年食堂,届时,每日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在5万人以上。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标准化老年食堂的建设指引已经“出炉”,涉及组织制度、设施设备及人员、软件和送餐管理。仅送餐管理这一项,便对餐具、送餐箱、包装盒标记、打包、取送、配送时间等作了详细要求。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晚年生活,除了饮食方面受到关注,专业照料也是不少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我们将依托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也就是将床位建到老人家中,将专业化照护延伸至老人身边。”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受传统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少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并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喜欢就地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床位的设立,符合大多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现实需求,也能解决“刚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