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更好建立广覆盖高质量可持续养老服务体系(议政建言)

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好养老保障和服务问题,特别是要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这是做到老有所养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一方面支持普惠型养老服务发展,加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基础设施、公共场所、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发展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发展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内容在内的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公共服务项目。

结合实际,发展高质量的家庭养老床位。就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而言,实现老有所养,还是要以社区养老机构为依托,把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家庭,对有老年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并提供专业照护、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真正把养老院床位“搬”回家,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家庭的温馨舒适,又能享受到专业精准的服务。建议制定出台家庭养老床位的规范标准,将其纳入养老服务监管范围,出台政策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保障养老服务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委员:

农村养老要解决好吃饭看病问题

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调研发现,一些农村贫困家庭有需要照料的老人,子女难以外出务工就业,存在返贫风险。解决这些农村老人的照料难题,有利于解放农村劳动力、助力家庭持续增收。建议:

探索建立老人助餐服务,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问题。对于尚能自理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最基本的需求是解决一日三餐。在一些贫困地区,子女不在家时,老人自己做饭不仅困难,还无法保证均衡营养。2019年以来,民建广西区委在隆安县东信村探索开办了“爸妈食堂”,为全村110多位60岁以上留守老人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助推当地居民进城就业、务工脱贫。建议农村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老人助餐服务,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问题。

探索建立乡办养老院,医养融合解决老人看病难题。居家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进入农村养老院的不少都是失能患病老人。如何看病就医,是这些老人的最大难题,应通过医养融合解决。广西上林县正在建设“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后,由乡镇卫生院院长兼任养老院院长,实现医养融合。实践证明,这种以乡镇为单位、统筹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的做法,具备可操作性,不失为解决农村老人看病就医、护理照料难题的一条可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