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孟珂 见习记者 杨洁
“十四五”规划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目前,我国已建立由三个支柱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即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但不同支柱之间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状态。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迎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多位监管部门人士对于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展开了讨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表示,养老金改革应该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养老金向积累型方向改革,能够有效帮助解决我国金融体系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就我国养老金第一、第二支柱的投资运营情况,以及第三支柱如何“补短板”进行采访。市场人士认为,养老金三支柱都需要与资本市场更好衔接,以获得更稳定和更大的长期收益,保障养老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委托投资到账超万亿元
目前,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主导地位。据人社部介绍,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目前已覆盖近十亿人。
1月26日,人社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基金投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合同规模1.24万亿元,到账金额1.05万亿元。
近年来,养老金入市被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可以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水,其对于优质标的的偏好,有望改善资本市场结构,同时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保持收益稳健增长。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方式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会”)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根据社保基金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1.07万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4054.01亿元,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的37.65%;委托投资资产6713.79亿元,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的62.35%。
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663.86亿元,投资收益率9.0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850.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