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党俊武还提出,在养老服务供给进行科技化、网络化改革后,企业还要更多地考虑信息安全的问题,“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等数据一旦通过线上平台整合,相应的个人信息也就存进了平台档案。那么保证信息安全就成为了虚拟养老院的头等大事。”党俊武表示,相关部门对于虚拟养老院的建设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评估、设下门槛,加强对这一“新业态”的监督。
线下服务是敲门砖
“其实,建立‘虚拟养老院’是一个大概念,通过整合资源,将实体门店可提供居家服务进行整理分类,并按照距离等因素排列,让有需求的老年人可以直接搜索、下单、预约、消费。然而,这类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前,需要先确定谁去做、怎么做等问题,换言之,线下服务能力、服务质量高低是建设虚拟养老院的重要前提。”王小龙称。
党俊武也表示,目前,“虚拟养老院”其实还处在探索的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居家老年人是主要服务对象,而养老院、驿站、照料中心等则是提供服务的一方。他进一步提出,无论线上模式怎样进行变化、整合,线下服务都是支撑整个业态的关键。“除日常的照料、护理等业务外,疫情期需求集中给的代买餐食等服务,也都可以并入进来。但不管是线上程序还是微信平台,怎样去落实线下服务、效率高低、服务质量如何,都是是老年人是否愿意再次选择线上的决定性因素。”在党俊武看来,线下居家服务要提高质量,还得瞄准老年人刚需点,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良性运转,向连锁化和品牌化发展。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线下机构的支持,在用地等方面适当提供优惠,将实体服务做大做强。
“无论怎样整合资源,实体服务都是虚拟养老院能够实现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从反向的角度考虑,与其一味地跟随流行趋势大规模推广线上平台,还不如同时强化两个渠道,打造更多知名的线下服务品牌,提高线上平台的利用效率和认可度。”曹苏娟提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居家养老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无论是子女还是保姆,在照料的专业性上都还略有欠缺,建设集合更多专业化服务的虚拟养老院或将成为行业新趋势。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