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老年护理服务,从制度、资源布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2019年,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制度,哪些服务需求要在机构,哪些需求在社区,哪些需求我们在居家就可以解决。所以,我们联合相关部门明确护理需求的评估标准,来指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效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供给工作。
第二,我们在增加老年护理服务资源和服务供给上,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通过增加老年护理资源,盘活老年护理服务的资源,创新老年服务方式,来为老年群众提供服务。社会的老年人群主要是有慢性病,包括失能和高龄、行动不便的这些人群,通过机构、社区、居家这三个层面,来扩大护理服务的资源供给。
第三,我们有效地指导开展老年居家护理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里面就能够得到需要的护理服务。我们在202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疗、医疗护理、康复等上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第四,加强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包括我们制定了培训大纲、指南,同时指导各地来加强老年护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以省为单位,开展老年医疗护理的试点工作。这项工作是从去年开始的,我们选择了15个省份,在创新多元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增加多层次老年医疗服务供给,同时在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方面,要求这15个省份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来推动全国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能够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提最后两个问题。
封面新闻记者:医院的急诊经常会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患者和家属,面对这种情况,急诊护士往往能够有效化解,请问这其中有什么诀窍?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执行总护士长李凡:
感谢您的提问。其实对于急诊来说,我们对于这样的患者和家属特别能够理解,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往往产生于疾病本身,或者对疾病的不了解。一些患者到达急诊,往往希望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救治,认为他是最重最急的。但是对于护士来说,我们认为的急和重并不同于患者认为的急和重。举个例子,我们曾经遇到过一场车祸伤的两名创伤患者,其中一位患者腿部确实有明显的外伤,他的情绪就比较急,认为他应该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另一位同时来诊的患者,没有明显可见的外伤,但是这位病人表情淡漠,言语也非常少。这时候我们护士通过专业的判断,认为这个病人才是更需要紧急救治的,我们迅速通过专业化的评估,将病人第一时间送到了抢救室,最终这位病人的诊断是腹腔内出血,通过我们专业的判断,通过紧急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另一位患者虽然有明显的腿部外伤,但是经过我们判断,他并不是非常紧急的,是可以顺序就诊的。所以对于急诊护士,需要通过了解病人的症状,通过生命体征的判断以及病人意识的判断,来综合评估患者是急是重,我们要从众多急诊患者中找出最需要第一时间救治的病人,用最快的时间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