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家卫健委:党的十八大以来护理事业发展成效

  三是铺路子,要为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从2019年开始,我们对每一位入职的年轻护士都配备一对一的导师,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关爱。医院在专业上给护士职业发展的空间和参加国内外学习培训进修的机会,对护士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目前每年护士有近百项的专利发明,在全国的临床创新和发明大赛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在绩效分配上,我们是做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绩效向临床一线倾斜,让护士回归临床,也就是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心无旁骛地为患者做一线医疗临床服务。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2021年2月,春节前夕,我们医院护理部接待了一位60多岁的先生,他来寻找两位护士,在1998年,这位先生的父亲生病住在我们医院的神经科,得到了两位护士的精心照护。老人出院以后,因为年高体弱,过了几年就去世了,去世之前,嘱咐自己的老伴,也就是来访这位先生的妈妈,说一定要当面向曾经照顾他的护士表示感谢。老伴去世以后,妈妈也是身体和心情一直不是特别好,就在最近,母亲也病重了,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定要到中日医院,要完成父亲的嘱托,要完成父亲的遗愿。护理部热情的接待了这位先生,也特别感动,我们通过调阅病例档案,找到了两位护士。23年前,这两位护士,一位是年轻护士,一位是实习生,在我们医院实习的,后来就留在了医院。这两位目前都已经是资深的护理专家了,两位护士依稀记得老人住院的情况,但是她们不记得自己为这位老人做过什么特殊的服务,她们觉得对每一个病人都是这样的,她们也是跟老师学来的,她们现在也在教自己的学生要这样做。有这样可敬的病人,有这样可爱的护士,我们觉得是非常感动和欣慰。

  再回到刚才这位记者的话题,目前我们医院年龄最小的护士22岁,就是大学四年刚刚毕业。在家里,22岁的姑娘还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但是她们穿上白衣就是护士,披上战袍就是战士。这些年轻的“零零后”都在临床一线服务着,无论是繁重的日常医疗和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考验,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担起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是护理事业、是医疗事业的未来,也是健康中国的未来。

  衷心感谢记者朋友和社会各界对于护士和护理工作的支持,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我们的护士和护理工作,不仅在“5·12”,更是在每一天,让广大护士更加专心、舒心、安心地为群众健康服务。也祝所有的护士节日快乐!谢谢大家,通过大家表示一个问候,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刚刚郭局长介绍了,目前我国的男护士占到了3%,在我们的印象中,护士基本都是女性,请问为什么需要男护士?男护士在工作中可以发挥哪些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