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抗疫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积极有序推进。5月21日,2020年两会拉开帷幕,《政府工作报告》5提保险,再提“强化保险保障”。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六保”“六稳”,其中“六保”就包括了“保基本民生”这一条。
养老是基本民生中的重要一环,两会委员代表都十分“老有所依”。 一些保险领域的代表 、委员今年带来了关于“税延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机构养老”等建议或者提案。
在两会的声音中,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副院长孙洁再次聚焦养老话题,建议深化扩大税延养老险改革试点,同时建议加快顶层设计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挥第三支柱作用。
孙洁表示,“目前,我国‘三支柱’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还很不平衡。基本养老保险一家独大、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又刚刚起步。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既需要解决近期问题,也需要考虑长远制度设计。”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重在发挥个人的作用,所有民众都可以自愿购买保障养老资金收益的年金保险,积累长期养老金,还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产品防范养老风险、享受养老服务。
因此,我国作为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完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推动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和深化改革,对于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对此,她建议:完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加快顶层设计促进商业养老保险发挥第三支柱作用;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优势;以个税改革促进税优型福利制度建立。
“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正在进入长寿时代
各类数据都在表明世界正在快速变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长寿时代,人口年龄结构将逐步形成新均衡,低死亡率、低生育率、预期寿命稳步提升、人口年龄结构趋向柱状、平台期老龄人口占比超越1/4构成了这一时代的五大特征。
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9》显示,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6岁,比1990年提升8.4岁,预计2050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有望达到77.1岁。1990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6.2%,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9.1%,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5.9%。
在老龄人口占比结构及增长速度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从2000年的7.0%上升到2019年的12.6%。据联合国预计,到202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就将上升到14%,到2045年预计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