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8日讯(通讯员 盛敏峥 记者 董婉愉)健全基本养老服务目录清单、强化农村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推进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发展基本养老服务的重要着力点。今天上午,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人社厅、江苏省乡村振兴局等12个部门举行媒体记者见面会,发布《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农村人口平均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5%以上,也就是说老龄化率达到27%,但农村养老服务目前的服务网络不健全、老年人支付能力不强、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力量培育活力不足,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等短板弱项。经过调研,江苏省民政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出台了“指导意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黄挺介绍,农村养老服务接下来将在拓展产业功能,促进农村康养融合方面再加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推动农业与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支持各类主体开发多种类型的农业康养项目,组织开展特色康养模式和基地推介,吸引城市老年人到农村地区开展短期疗养、农业休闲等活动。2021年江苏省发布的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一园两基地”推介名单中,就有100家以度假养老、康体医疗为主要功能的康美基地。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南京浦口区雨发生态园、栖霞区桦墅村康美基地等。今年还将发布一批。改善村庄环境,提升农村养老基础设施方面再加力: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村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逐年递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推进农村厕所、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设施改造,以及农村公路、电网和农村无障碍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养老服务水平上再加力。《意见》中提出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到十四五末所有行政村要至少建有1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鼓励村级因地制宜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农村睦邻点等养老服务设施,与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功能互补,满足社区老年人日常需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全省将建成的110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主要面向农村老人提供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老年人能力评估、康复护理等功能。行政村因地制宜建设日间照料中心、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老年活动站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向自然村组延伸,提高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农村集体土地可按照规定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要求各地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