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及相关配套文件的相继落地,我国养老金融大发展已在路上。近期,个人养老金制度多项配套文件正式落地,也标志着政策进入实施阶段。
11月23日,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办,在由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国民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展望”平行论坛上,多位行业专家、金融机构高管就养老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发声。
业内人士认为,2022年可以称为中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元年。随着政策落地,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障能否行稳致远、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还需要政府、监管以及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
个人养老金即将启动实施
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备受市场关注。
“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接测试进展顺利,基本具备上线运行能力。首批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确定,个人养老金产品陆续推出。个人养老金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完成,即将启动实施。”人社部副部长李忠在论坛上透露。
他同时强调,个人养老金的实施要坚持循序渐进。“个人养老金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实施中还会有一些我们始料不及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在部分城市或地区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开。”
根据相关规定,个人养老金可投资符合金融监管机构要求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等。个人养老金产品应当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
11月1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其中包括23家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
11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行业信息平台公示了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共有中国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太平养老、泰康人寿及国民养老保险6家公司产品在列,产品种类均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成为多数人的制度
作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构成,业内对个人养老金的落地普遍持积极态度。
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海生表示,应当扩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努力使其成为多数人的制度。叶海生认为,政府要大力倡导并激励个人缴费商业养老保险,鼓励提前积累、提前规划。同时探索第二、第三支柱的联动,将第二支柱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以及优惠政策、个人和企业缴费税收政策延伸到第三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