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五化”建设助推天心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天心区认真贯彻、不断完善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面推进“五化”(网络化、亲情化、标准化、多样化、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增进了老年人福祉。

☆养老服务网络化,“一条老街”走向“一张新网”

在长沙市天心区白沙路周边,有众多的老街老巷、老旧社区,聚居着不少老人。多年前,在社区、街道以及民政部门的介入下,白沙路沿线引进了多家养老机构,形成集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上门养老于一体的“养老一条街”,美名远扬。

在成功创建“白沙路养老服务街区”的基础上,经过几年探索和发展,完善养老网络、平台和项目,如今“养老一条街”在天心区已经升维成了“养老一张网”。近年来,面对老龄化形势,天心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重点抓好“一社一点、一街一中心、全区多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就近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着力打造颐养、康养、文养先行区和省会核心城区养老服务高地。天心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2年底,天心区将实现每个街道建成一个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建成一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点,白沙路养老服务示范街区品牌力将更强,基本建成长沙市南部新城健康养老服务基地,年均养老床位增加20%以上。

☆为老服务亲情化,“老有所养”变身“老有颐养”

对于天心区大托铺街道的特困独居低保户王大爷来说,能住进天心区社会福利中心颐养区,一日三餐、生活起居都有人照料,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幸福养老生活”。以前只能想一想,现在成了现实。在这里,还有50多位像王大爷一样的特困老人,正在享受由天心区政府买单的机构养老服务。

早在2013 年,天心区财政就为全区独居、空巢及困难家庭老人提供兜底式居家养老服务,到现在更为特困老人兜底了机构养老服务。2022年上半年,天心区民政部门对全区特困供养对象进行全面摸底,深入实施“爱心天心”困难老人帮扶工程,将特困供养、孤寡独居、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落实社会力量结对帮扶特殊困难老人达400 多人,用民生温度彰显养老温情。

亲情化的养老服务也走进了众多老人家中。天心区为本区内6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截至目前,已有139户困难老人家庭完成改造。住在暮云街道的刘叶兰高龄独居,因腿脚不便,她常在入户台阶跌倒。得到刘叶兰的认同后,社区工作人员帮她定制楼梯扶手,并在另一处入户门旁的墙壁上安装一字扶手,保障老人进出家门安全。考虑到刘叶兰常年独居,工作人员还为她配备了1根四角拐和1台轮椅,此外担心她走丢,工作人员还帮她配置了1个防走失装置,此装置可定位刘奶奶的位置,并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