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老龄工作或重回民政部,推进养老服务落地

原创 阿力米热 时代周报

作为民生保障的热点之一,如何实现有品质的老有所养,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也变得紧迫。

3月7日,国务院提请审议的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要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根据方案,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强化其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此外,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这意味着,在被划归到国家卫健委5年后,全国老龄办或重回到民政部。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老龄工作职责划归民政部,对于国家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整合社会服务、养老、福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国家卫健委的工作主要是开展人口再生和人口健康等问题,而民政部门有长期从事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工作的经验,能够使今后的养老服务工作更好地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更加针对性地开展老龄化以及养老等方面的工作。”董登新说道。

推进养老服务落地

在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之前,制定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的相关职能,主要划归民政部。

公开资料显示,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日常工作由中国老龄协会承担。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成立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通知》,全国老龄委的主要职责包括:

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做好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工作;

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老龄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推动开展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等。

2005年后,全国老龄办与中国老龄协会实行合署办公,在国内以全国老龄办名义开展工作,在国际上以中国老龄协会名义开展老龄事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这段期间,全国老龄委积累了不少老龄工作方面的经验。

△ 图源:图虫创意


2018年之后,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国家卫健委承担。民政部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国家卫健委代管。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设立的老龄健康司,负责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彼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但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