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产品制,个人养老金‘信息户+资金户+底层多元养老产品’的账户制设计更具灵活性、兼容性和操作便利性。” “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并入个人养老金,既可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选择,又有利于理顺新旧制度关系,简化相关手续,便于老百姓操作和理解,总体将有益于商业养老保险发挥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的作用,获得进一步的长足、长远发展。”他称。
稳健参与权益投资,着重布局可分享长期经济发展红利资产
随着第三支柱政策框架的出台,包括保险在内,基金、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参与到个人养老金市场中,投资收益成为不同机构之间竞争的核心。保险资金保持稳定收益,同时提升投资收益水平值得关注。
在黄涛看来,实现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长期稳健增值,一是要始终坚持稳健审慎,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升自身投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夯实投资能力建设和专业团队打造,具备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始终保持清晰理念和高效执行效率的能力。
二是投资方向要跟国家经济发展的周期乃至长期发展趋势相结合,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敏锐捕捉市场波动中的战略性机会,加大对高科技、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ESG投资等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领域的投资研究和资产配置。
三是加快建设提升另类投资专业化能力,通过和主要商业银行、头部券商、优秀实体企业等股东单位、合作伙伴的协同联动,提升优质资产获取能力,努力寻找有安全边际的中长期稳定收益,实现养老资金的有效审慎投资和价值投资。
黄涛表示,权益市场是提升中长期投资收益不可或缺的部分,国民养老保险自成立起即积极入市,遵循养老保险资金属性,稳健参与各类权益市场投资,尤其是着重布局可分享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资产,提升中长期投资收益以回馈老百姓。
建议推动“一、二、三支柱”联动,简化个人养老金销售服务流程
黄涛认为,大的养老金融市场会带来新的机会。他在论坛上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一、二、三支柱联动,尽量使整个养老金融事业在不增加或少增加财政和企业负担情况下,带来更多新的社会价值。”
对于如何助推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的发展,黄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推动二三支柱联动,共享缴费额度和税优额度。二是推动二三支柱下个人账户的灵活衔接转换。三是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养老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供给。比如借鉴海外市场经验,将即期年金等用于承接二三支柱退休领取、具有长寿风险转移等特点的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鼓励支持养老保险机构发展养老投顾服务。四是进一步便利简化销售服务流程,比如进一步便利开户流程,允许保险公司等养老产品销售机构代为开立个人养老金信息户、通过引流等方式引导至银行开立资金户;适时扩大允许线上化销售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降低养老产品的销售服务成本,提高普通百姓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