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产品布局持续扩容 个人养老金业务新一轮“抢客”

同时,杜阳还强调,现阶段个人养老金产品仍以养老储蓄为主,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深化。“在配置策略上,可适当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风险容忍度,满足居民在养老资产保值增值方面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杜阳强调,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整体投资风格偏保守,资产保值增值功能有待进一步体现;且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处于发展初期,仍以产品销售为主,未来需要搭配更加多元化的增值服务,以提升投资者体验。

丰富可投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结构是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进行产品的优化布局?

在杜阳看来,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研发推出多样化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如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期限更加灵活的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事件,保护养老资金的安全性;三是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安排的金融配套服务。

杜阳认为,构建一站式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在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同时,开展养老宣讲、助老公益等行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贴心、更有温度的服务。

关注产品创新的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注重提高投资者对个人养老金的认知和理解,通过推出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客户的投资意识。

“当前,越来越多的客户认识到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接受度逐渐增加。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接受度有望不断提升。”杜阳表示。

2023年以来,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在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布局的重点。

工商银行在半年报中明确,上半年该行完善个人养老金管理;持续优化个人养老金系统功能,着力提升客户体验;与大型互联网平台、政务平台、集团企业开展个人养老金开户合作, 与42家基金销售机构和12家保险公司开通线上直销合作,不断丰富个人客户养老金账户投资选择。

建设银行也在半年报中指出,稳步推进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依托账户、牌照、风控优势,提供一站式、综合化养老金融服务;个人养老投资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养老产品评价,优化对公客户旗下员工养老服务机制。

周茂华表示,当前从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快速增长看,居民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需求潜力大,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也在逐步提升;未来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居民的养老保障意识进一步提高,价值型投资理念不断成熟,可投资品种持续扩容,个人养老金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