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产品布局持续扩容 个人养老金业务新一轮“抢客”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胡继晔指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覆盖面不足3000万人,而上半年个人养老金开户就超过4000万人,相比之下上半年开户数量是非常大的。

部分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开设情况。北京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96万户,较年初增长76万户,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4%。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也指出,整体来看,上半年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在账户开立、缴存投资及产品货架建设方面表现良好;银行在产品推广和销售方面也加大了力度,通过创新的推广方式吸引客户。

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账户可投资产品也在持续扩容丰富。

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指出,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半年多来,制度运行稳步推进,产品供给体系逐步完善。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6日,市场共有680只个人养老金产品,其中,储蓄类产品465只,基金类产品149只,保险类产品48只,理财类产品18只。

袁帅也表示,上半年,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和配置策略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尤其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强调适度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亟待创新产品提升客户吸引力

通过各种礼券、红包等方式“抢客”锁定客户、持续丰富可投资产品货架的同时,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布局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杜阳强调,当前,个人养老金业务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问题,需要充分体现差异性,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胡继晔看来,目前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在产品设计方面吸引力不够,尤其上半年权益类的基金普遍出现波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行明显,求稳心态凸显,固收类产品的收益也表现不佳,整体看来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产品缺乏。

袁帅也指出,目前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缺乏吸引力,在个人养老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机构在丰富产品体系和增强产品吸引力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也在不断丰富,但整体来看,主要涵盖储蓄类、基金类、保险类及理财类等4大类型的产品,其中基金产品占据比重大。这些产品以配置固收类、风险较低的资产为主,产品期限较长、收益相对稳健。未来随着机构产品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发展,养老金投资产品体系将不断丰富,以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周茂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