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碚蔡家的吴文寿老人平时不爱出门,退休后的他除了偶尔出去与家人聚餐,平日里都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
一成不变的“规律”生活,让部分老人的日子过得有些单调乏味。好几位受访老人向记者表示,并不是自己不愿改变,而是生活中缺少选择。
▲开州区老年大学学员们聚在一起学弹琵琶(摄于2023年9月12日)。通讯员 王晓宇 摄/视觉重庆
孤独焦虑成“通病”
应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
前不久,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三科主任张望接诊了一名68岁的老人。
陪同老人就诊的老伴告诉张望,最近丈夫情绪很不好,晚上总是失眠……这位老人,正是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吴文寿,他被诊断出患有焦虑症。
“这几年,来看心理疾病的老年人明显增多。”张望告诉记者,去年1—11月,市精神卫生中心接收60岁以上老人就诊4.08万人次,而2018年同期仅为2.48万人次。“另外,还有一个突出现象: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因为他们更爱待在家看电视玩手机,而阿姨们可以出门和姐妹聊天、逛街。”
事实上,老人的孤独焦虑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媒体报道,不少老人成为保健品骗局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恋”上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推销员不厌其烦的陪伴,以及他们提供的能排遣寂寞的聊天服务……
“老年人因为失去伴侣、朋友离世、退休、社交圈变化等原因,更容易感到孤独,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长期心理失衡就会导致心理畸形,做出失格失范的事情。”市内一家三甲医院心理科专家分析说,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参加兴趣活动、老年大学
尝试体验更多新“耍式”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老人也在尝试体验更多新的娱乐休闲方式。
在重庆高新区虎溪街道虎溪花园社区养老服务站,65岁的陈丽雅刚结束舞蹈队排练,额头渗着细汗。“我现在比上班还忙,上午下午各一场活动,有时候晚上也排起的。”
虎溪花园社区近五成常住居民是60岁以上老人。社区养老服务站不仅设置了老人生活服务区,还专门打造了休闲娱乐室、文化教育室以及网球场和乒乓球场。社区组建了柔力球、太极、舞蹈、模特、器乐等12支文娱队伍,老人们踊跃报名参加,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除此之外,每个季度,虎溪花园社区还在养老服务站为辖区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丰富的节目表演、有趣的游戏环节、充满仪式感的吹蜡烛许愿,为寿星们营造了欢乐空间。
还有不少老人背起书包去“上学”。家住渝北区双龙湖街道飞湖路社区的李满刚满60岁,是街道老年大学的学生。这个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由双龙湖街道与渝北区老年大学合办,每年3月和9月开学,开设有古典舞、烹饪、柔力球、走秀等8个班级,老人们每年上课时间达8个月。此外,街道户外养老站还有老年大学“阳光课堂”,为老人提供户外学习的课程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