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格局下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 吴玉韶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政策机遇。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是引领养老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其厘清了政府的养老责任边界,对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项利好政策。转型机遇。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型,养老服务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增长点,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迫在眉睫。需求机遇。新一代老年消费能力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十分旺盛。未来,健康养老服务业、养老制造业、养老文化业、养老金融服务业前景十分广阔。
企业参与养老产业发展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以新理念引领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不断摸清老年人的真实需要;三是坚持产业细分,实现服务专业化、供需精准化;四是坚持数字化思维;五是提供高品质服务。
老龄文明视野下积极老龄化战略的迭代发展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林闽钢
30年前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马德里宣言》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倡导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转变为以权利为基础,视老年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如今,长寿社会带来了三个重要的变化和冲击。一是多段就业常态化,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可以再参加工作、再受教育,选择新的人生;二是终身学习常态化;三是带病生活常态化,有数据显示,近60%的老年人带有一种到两种以上的慢性病,在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的时间段当中,相当长的时间要带病生活。
面对以上三个变化,我们要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愿景,这个愿景应当超越健康、参与、保障三大架构和发展取向,在理念上实现从被动到主动应对转变,在价值上实现以就业为中心的工具理性到以老年人本位主义为中心的转变,在政策上最大限度提升老年人综合福祉。
智慧康养模式提升认知症老年人服务质量的路径与策略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智能养老实验基地主任 钟仁耀
认知症老人照护是世界性难题,智慧康养服务有着极大的潜力和优势。智慧康养服务可以通过改变信息传递方式,强化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既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又能提高认知症老年人的安全性、社会参与度和整体生活质量,为认知症预防、临床诊疗和照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