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为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蓬勃发展蓄势赋能——第三届朱家角康养论坛观点撷英


提升认知症老年人智慧照护质量,在路径选择上应加强高科技企业与养老服务企业合作与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多方主体间的共享与合作,成立智慧康养服务信息管理中心,积极吸纳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等参与;建立产业标准与服务规范;健全监管与反馈机制。在策略选择上,应增强智慧康养技术的安全性,保障认知症老年人的权益和安全;增加认知症老年人智慧照护产品的友好性和亲和性;培养认知症老年人及家属的数字素养;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沟通、安全培训和教育、专业判断和监管方面的作用;释放认知症群体消费潜力,激发智慧康养市场活力,建立认知症老年人智慧照护服务支付机制。


以高质量社会保障助力中国式养老服务发展


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   何文炯


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应对失能风险而存在的一种保障制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长期照护保险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功能定位来讲,长期照护保险可以提高失能老年人购买照护服务的能力。从覆盖对象来看,职工和居民的长期照护保险要一起推进,保障对象是全体国民。从基金平衡的角度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必须能够实现长期平衡,具有可持续性。从服务供给层面来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不是有钱就能实现的,服务供给主体的专业化程度、服务规范等都很重要。从制度效应来看,要重视理解和把握参保人、受益人、照护服务供给方,以及相关部门的行为,确保制度落地效果最佳。从文化培育角度来说,应加强全民互助共济理念的宣传教育,提高长期照护保险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