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黄燕芬 杨宜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并明确指出“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问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问题,这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都会带来深远影响。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会相对下降,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老年人口的增多会增加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加大社会负担。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家庭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可能受到挑战。这需要我们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如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老龄产业、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老龄工作的良好氛围。总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个家庭共同努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健康的晚年生活。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重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重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涉及多个方面,旨在构建更加健全、高效、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关于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体系与战略规划。需要制定或修订相关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明确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策保障。要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关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托社区资源,建设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服务。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加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