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在中国,要住进高端养老社区“优雅变老”,门槛究竟有多高?
由于养老不动产具有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报稳定的特点,与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的长久期特性十分匹配。
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介绍,保司会为客户提供多种险种以供选择,包括养老年金险、分红险,或者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增额终身寿险。
这些险种通过时间复利,当老人需要入住社区的时候,可以从保单里面取钱用以支付社区所需的服务费用。
例如,泰康人寿的分红险“乐享百岁”,这款产品包含保证部分和红利,保证部分包括年金、现金价值和身故金。红利从第1年末开始产生,以现金方式分红,持续至106岁,可进入万能账户。大家养老保险的鑫享久久则是一款年金险,在投保之后,按照约定为被保人发放保险金。以55岁女性趸交100万元为例,56岁时就开始领养老金,直到99岁每年可以领取26,400元。
“优雅变老”的门槛,正体现在高额保费上。
泰康之家的保费门槛,按照不同城市的房价、物价以及生活水平划分了不同标准。超一类的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需要总保费达到240万才可入住;而南昌、沈阳、南宁等三类城市,保费达到120万元即可入住。太平洋人寿旗下的太保家园,入住门槛在150万~240万起;中国人寿的门槛在300万起;平安人寿推出的超高端旗舰康养项目颐年城,门槛更是达到了1888万起,最高达到了4888万。
某头部保险经纪公司的保险经纪人李飞表示,体感上,各大保司做的养老社区都面向中产或高净值人群,走中高端或者高端路线,品牌宣传也注重这一点——强调入住的人群皆为社会名流。
但矛盾的是,高昂的收费似乎并没有给经营养老社区的公司带来丰厚回报。这门一掷千金的生意背后,公司经常在应对艰难的运营日常。
养老社区赚钱吗?
养老社区是一个十足的长期主义生意。
早在十多年前,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表示,养老社区并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生意”,它建设周期长、利润低。一个养老社区项目从拿地到盖房,平均周期是5年,建设1个社区的花费是30亿元~50亿元,并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
以运营最为成熟的泰康之家燕园一期为例,其建设费用一共为14.51亿元,折合单价1.6万元/平米。其中,拿地成本为3878.6元/平米,但这已经2011年时北京的地价,如今早已水涨船高。
其次,多位行业人士向《健闻咨询》表示,即使不考虑前期建设成本,仅考虑当期运营收入和成本,这也不是一个容易赚钱的生意。
2021年时,陈东升透露,泰康之家燕园运营6年,申园运营5年,在当时实现盈利。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当地媒体报道,申园入住率已经达到了95%。至于燕园,近几年来入住率一直高于95%,最高甚至达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