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中间人”应运而生,站在“风口”上莫要走错道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4-11-16
|
1350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检索发现,这样打着“养老服务推荐”的旗号诱导老年人预付养老费用的套路,近年来层出不穷。2023年6月,广东广州某养老公寓因收取大量老年人超半年的预交款涉嫌非法集资;同年12月,重庆某养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有许多人给自己冠上‘养老经纪人’‘养老推荐官’‘养老规划师’的名号,用分红和便宜的养老费用诱使老年人一次性进行大资金投入。”九九说,据她了解,还有个别“养老经纪人”打着“带老人旅居”的旗号推销保健品。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价格非常廉价的老年团,旅居养老流行起来了,所以大多叫旅居养老团。这种廉价团实际上和老年购物团是一个套路,会针对老年人卖一些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商品,以此敛财。”九九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有许多此类“旅居养老团”“康养团”的宣传。记者随机点开一自称“××康养基地推荐人”的主页浏览发现,其所推荐的“抱团养老”旅居项目价格报价80元到99元每日不等,均包吃包住。
“根据我的观察,现在不少养老中介不仅不去了解客户需求,对于养老院本身也不了解,更不会实地去养老机构探访,只是拿着一些养老机构提供的视频发到自媒体账号糊弄客户,最终目的只是促成交易拿到提成。”九九说。
记者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机咨询了两名养老中介,两名中介在仅了解老年人的年龄、所在的地区后便开始了大量推荐,既不询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自理能力等,对于报价所包含的收费明细也不作解释。来自上海的养老中介向记者推荐了多个均价每月1万多元的养老院,在感受到记者没有进一步咨询意愿的情况下,该中介提出可以“免中介费”,同时如果选择参观,可以配车接送,安排餐食。
作为连接供需两端的人,越来越多养老“中间人”开始崭露头角,在偌大的养老服务市场中凭借信息差谋生。此前,“养老中介月入10万元”的话题登上热搜榜,引发关注。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养老“中间人”都很排斥用“养老中介”这一称呼定义他们。
“把老年人送到合适的养老院,这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绝对重大的选择。”九九觉得,在这种重大的选择和需求之下,需要有更为专业的人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为这些家庭提供服务。
“整个行业其实是处在一个摸索期。一方面是客户的需求,其实很多客户自己都不太清楚,究竟住养老院还是选择居家养老更适合自己,在一些刻板印象和实际需求的冲突下犹豫不决。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供给方也在摸索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这些养老服务是否能够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九九说,作为连接需求方和供给方的“中间人”,要服务好客户的需求,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周期和大量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