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让老年人的幸福成色更足——石家庄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之一。

“年纪大了,一个人最怕买菜做饭,社区食堂不仅实惠,菜品样式也多,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吃饭难题。”中午时分,裕华区融华府社区食堂饭菜飘香,人们围坐在餐桌前,边吃边唠家常,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石家庄市积极探索养老助餐服务,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体系,相继出台《石家庄市养老助餐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老年助餐点506个,通过建设社区老年食堂或设置老年餐桌,支持社会餐饮企业或养老服务机构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等服务,推进农村幸福院、孝老食堂建设等,不断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

养老服务供给处处可及

“帮我预约一下明天上午的居家按摩。”石家庄市裕华区社区老人白秀华通过智能终端“一键呼叫”预约服务,不到5分钟,汇通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帮她约好了服务人员。

石家庄市平山县85岁的张大爷高龄且轻度失能,日常起居多有不便。今年,他家被纳入适老化改造范围。改造团队结合其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卫生间铺设防滑地垫;卧室床边安装扶手,方便他安全起身、上下床;如厕区和洗浴区均加装扶手,还贴心配置了沐浴椅。

老年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是老百姓朴实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和政府的深情牵挂。通过精准施策,石家庄市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更好地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晚年幸福美满。石家庄市在河北省率先开展了“六类”困难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年提供服务50万人次;累计完成了1.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当下,老年群体的生活正呈现出新的需求,渴望更多陪伴与交流,也呼唤着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服务。

11月4日下午,位于新华区宁安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丝竹悠扬—— 一楼大厅内两位阿姨伴随着几位伙伴吹奏葫芦丝的婉转乐曲翩翩起舞,二楼民乐团吹拉弹唱乐曲激昂……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楼正成为附近老人的精神文化家园。葫芦丝中级班班长敦淑利介绍:“我们有200多人的葫芦丝队伍。来这里丰富了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对身心都有益。”宁安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吉晓娜介绍,目前这里的老人们组建了京剧队、豫剧队、合唱团、艺术团等多个艺术团体。民乐团团长王淑珍带领着40多人的队伍,弹拨乐、弦乐、吹打乐、打击乐一应俱全。“就是我们这里场地太抢手,我们民乐团每周只能活动一次。”王淑珍说,“每次排练结束,大家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