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的幸福成色更足——石家庄市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5-11-12
|
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新乐市马头铺镇南城西村的村口,一座黛瓦白墙的小院格外醒目。每天清晨,老人们陆续推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的大门,有的直奔书画室挥毫泼墨,有的围坐在音响旁听戏曲选段,象棋桌前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马头铺镇将“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列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改造闲置农村院落一千余平方米,打造集日间照料、文化娱乐、情感交流、健康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农村养老服务“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养老服务“软件”持续提升,让农村老年人幸福晚年成色更足。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既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措施,也是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
今年8月,石家庄市民政局会同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市妇联,联合举办了2025年石家庄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这是石家庄市养老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明确信号。
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石家庄文化传媒学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本地养老机构共建实训基地;人社部门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紧缺工种目录,培训补贴标准上浮10%。近年来,全市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2123人,养老专业人才短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嘀嘀嘀……”河北普爱智慧养老系统传出刺耳报警声,同时,客服平台出现红色弹窗。
弹窗信息显示,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吕大爷按响了家庭养老床位的一键报警发出求助。信息同步传到了服务人员小王的手机上。她立即致电老人的家人了解情况,得知老人独自在家,急忙带着血氧仪、血压计等奔向吕大爷家。
量血压、询问用药史……服务人员小王仔细检查,发现老人是因服用过量降压药导致的胸闷,便扶着老人到床上休息,并留下来观察老人情况。像吕大爷一样,因智能监测设备得到紧急救助的老人不在少数。一个呼叫终端,一台红外感应设备,一个24小时服务平台,让老人在危急时刻能得到快速救助,避免发生意外。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干。石家庄市民政部门以一张床为载体,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智慧赋能,把家庭养老床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对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服务安全进行全方位、智能化监管,确保家庭养老床位24小时服务响应,守护老人安康。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数字技术服务越来越便捷。但老年人尤其是居家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帮助老年人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石家庄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老年人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紧急呼叫系统的快速响应以及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老年人只需佩戴智能设备,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健康管理、安全监护和生活辅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