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夕阳服务 朝阳工程:养老机构服务纠纷处理有章可循
来源:
|
作者:知护养老
|
发布时间: 2020-08-30
|
369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3年7月1日,民政部颁布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开始实施,明确养老机构未依法依规与入住老人签订服务合同的,将予以处罚。
记者通过对比各地养老协议规范文本发现,不同地区的合同范本略有差异,总体来说可分为两类:养老服务合同和入住协议书。
“这些差异,表现为不同城市对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内容及性质的不同认识。”长期接触该类案件的律师卢明生发现,合同性质不清是纠纷产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养老协议还存在着两大尴尬:一是合同主体不明,二是当事人权利义务逻辑混乱。
卢明生认为,为明确责任主体,保障老年人权益,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最应该做的就是对“入住协议”进行规范。
此外,记者注意到,《意见》指出,应积极发挥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和风险预防等功能,养老机构可以投保综合责任保险,借助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经验,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改进风险管理措施。
爱照护养老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构投保综合责任保险是目前降低风险的一种做法,不过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对于机构来说,为了预防和减少纠纷,最重要的就是按照官方要求进行配置和运行,不仅要立于纸面,更要予以行动。
该负责人称,不同于其他商品和服务,养老服务是基于人与人之间长期的、带有互动性以及感情色彩的关系型服务。
“养老虽是‘夕阳’服务,但是‘朝阳’工程。”上述负责人坦言,很多机构在前期都处于只投入不盈利的阶段。他呼吁称,应予以民办养老机构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同时予以“护理员”更多的身份认可,从而引导更多的人进入此行业,确保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