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政府推进社区养老 物业再迎风口?





来源: 财经网

从延迟退休到生育率跌破警戒线,老龄化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话题。

12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物业企业的进入被视为居家社区老年人群养老的一根“拐杖”,与此同时,社区养老又将为物业企业带来哪些新机?进一步讲,社区养老的推进将如何影响行业?这些问题亦值得进一步探讨。

银发时代需求日趋凸显

对于正在步入“银发时代”的中国而言,“养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无法避开的话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根据民政部最新信息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不仅如此,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预测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

与此同时,受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人口政策影响,目前走向老年的人群大多数要面对着“四二一”家庭的结构,即四个老年人、两个年轻人、加一个孩子的组合。5到10年后,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迎来一拨养老照护的浪潮,养老服务势必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目前我国的养老机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只有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但随着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的增大,子女或难以给予老年人精心的生活照料,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而机构养老虽然生活条件较好,但养老院半集体化、生活自由度不高,而且很难保障隐私、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社区养老模式能够弥补老年人离家的孤独感与寂寞感,也为子女提供了奉养老人的新方式,而且投入小、经济和社会效益高,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冲突。

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由此搭建起了养老体系的基础框架,而社区养老在其中承上启下,向上可承接机构养老压力,向下则可弥补居家养老的短板。

为物企增值提供想象

日前,为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社区养老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此举不仅丰富了现有养老模式,也正颠覆传统物业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