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政府推进社区养老 物业再迎风口?

意见中明确要“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提及的盘活存量、加强布点与设施改造均为物企的增量提供想象空间。

对物业公司来说,参与养老服务显然是业务上的重大突破,拓展了发展路径。况且,进一步讲,物业公司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社区内服务半径短、较熟悉社区民情民意等优势提供养老服务,这种地利、人和的优势,亦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

“物业企业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之前物业企业的业务范围通常比较简单,如今养老服务获支持,对物业企业来无疑是利好政策。营业范围扩大涉及到养老,也有可能享受到一部分补贴,增加营业利润来源。中国企业家发展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则认为,物业企业做社区居家养老相当于在物业平台上叠加增值服务,成本可以和物业管理相互分摊,因此收入来源上也相当于净增加。

事实上,增值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传统人力桎梏,利润率要普遍高于基础物业服务。证券机构数据显示,增值服务培育带来的高毛利率,为行业带来了薪火之光。平均来看,基础物业服务收入占物企总收入83%,利润贡献率是69%,而占比仅17%的增值服务却能带动31%的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亦提出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包括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配置智慧养老服务设施、创新智慧养老产品供给等从多个方面支持打造“互联网+养老”模式。柏文喜表示,在智慧物业方兴未艾之时,此前瞻之举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养老人群提供更到位、更便利、需求响应更快、效率更高的各类助老与照护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对降低物业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让物业企业的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可持续的事业。不仅如此,智慧社区建设在推进和便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同时,自然也将为社区智能化带来必要的提升。

物企房企同构进程将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多次提及房地产企业。

《意见》不仅要求保障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新建居住小区按照相关政策和标准配套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还鼓励物业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协商,将开发企业自持的房屋改造为养老服务用房等,此举对开发商自持物业小区而言可行性更高,优势更为明显。

《意见》为物企发展提供了发展新思路,其不仅可以横向整合社区资源,纵向介入地产产业链亦同属竞争力的一种体现。物企与开发商“同构”,能大大提高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