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果财经
个人养老金政策调研:减税提高养老待遇
本报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市场期待已久的支持个人养老金政策即将出台。
“近期我们配合人社部在研究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 财政部社保司司长符金陵透露,“通过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综合提高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
个人养老保险,又称为第三支柱,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对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但是养老保险基金需要大额政府补贴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呼吁对个人养老金免税
“个人养老保险金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近期表示,“有一些干脆免税!”
201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以激活养老保障第三支柱。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缴纳的保险费允许税前列支,养老金积累阶段免税,领取养老金时再相应缴纳。
“老龄化已经是我们的前景,党中央、国务院都有关于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了。所以,只要是利于我们大家做一些养老储备、资产储备的事情,就不要去收递延的那点税。”胡晓义表示。
养老三支柱模式是国际通用的养老金制度模式,第一支柱是指国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或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养老计划。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大支柱在养老保障体制构成比例上是严重失衡的,其中第一支柱大概占养老金总量的78%,第二支柱占总量的18%,而第三支柱只占4%。
而在国际上,比如荷兰养老金体系中,第三支柱占比高达50%。我国养老金的第三支柱发展明显处于落后的状态。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后,2018年5月1日,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
试点一年之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到三个试点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并发现在中国个税改革新政之后,养老保险体系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
时隔一年,经过一系列探讨,财政部和人社部在总结经验后,正在制定《支持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措施和政策》。“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手段,希望能够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地布局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短板,综合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的水平。” 符金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