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国家战略带来养老金融广阔前景

  2021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一个新的10年开启。未来10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居家养老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养老产业化正在成为刚需产业,人口老龄化或成为推动商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全国老龄工委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至205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加到106万亿元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另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可达13万亿元。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消费热点不断形成。在一些专家眼中,中国的储蓄年龄结构集中在中老年层身上,未来老龄产业将会是体量最大的新经济。

  在岁末年初的一次分享会上,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指出,养老产业加速,推动养老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养老行业10年耕耘转机来临。他指出,低龄康养及高龄照护人群达4.54亿人,60后的入场也将带来消费的变革。

  分城市来看,中国养老行业两极分化明显。广东、北京等养老金盈余,东三省亏空最大。养老潜力凸显区域为: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为5.22%,深圳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为7%,上海与深圳同为一线城市,老龄化差异进一步扩大。在2020年养老城市投资潜力对比方面,上海以75.6综合得分位居榜首。

  丁祖昱表示,养老盈利模式初显。目前,养老企业七大主流商业模式为:护理类模式、康复类模式、医养类模式、地产类模式、保险类模式、政府类模式、运营类模式。房企用产业运营思维加速康养布局,开发过程中更注重运营和服务能力落地。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认为,养老金第三支柱具备弥补养老金缺口和助力资本市场发展的双重使命,并预期未来5至10年中国会有8万至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且养老金缺口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据此,有专家称,“银发族”目前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消费实力和潜力股,并且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我国养老产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将迎来变革。

  我国养老体系当前主要由第一支柱的社保承担,第二支柱部分补充,第三支柱发展不足。尽管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但整体市场深度不足,缺乏长线的、机构主导的投资资金。对标成熟市场第三支柱养老金改革历史和经验,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替代率、资产规模等维度低于绝大多数成熟市场,在结构特点、市场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