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起底“大头娃娃”事件:“消字号”产品检验审批的背后谜团

在2020年12月22日,“老爸评测”便向福建省卫健委进行投诉举报,12月28日,福建省卫健委综合监督处回应称,举报线索已转省卫生健康监督所进行调查处理。

2021年1月8日,福建省漳州市发布通告称,近日有群众反映福建欧艾生产的“益芙灵”涉嫌违法添加“激素”等问题。获知信息后,漳州市卫健委已联合市场监管局迅速介入,立即组织人员前往涉事企业现场调查。

目前,卫健部门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在检查现场查见的留样样品、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1月9日,漳州市卫健部门在查看福建欧艾的生产清单和销售清单后发现,涉事两款产品两批次共1200瓶已销往江苏省宿迁市和连云港市。

1月11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卫生健康委曾对外披露,已召回流入连云港市的涉事产品97瓶,暂时查封9瓶,并于2020年12月30日对出售“益芙灵”至涉事女婴家庭中的金宝贝母婴生活馆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4000元并责令其整改。

1月9日,女婴父亲、博主“柚子宝宝的爸爸”通过其个人微博表示,现在柚子的身体以及精神状态均恢复良好,“但是翻身有点困难,坐一会儿她就很累了。”

两问“益芙灵”:是否为致病原因?否药用?

氯倍他索丙酸酯又名丙酸氯倍他索,属于糖皮质激素类物质。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开信息,若该激素长期、大面积应用或采用封包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库欣综合征、高血糖及尿糖等表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邓腾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氯倍他索丙酸酯在小儿内科的诊疗里运用得比较少,而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强龙这些糖皮质激素都会运用在特别严重的湿疹以及过敏的治疗中。激素治疗只会在救急的时候用,绝不可以长期使用。”

曾为柚子进行诊疗的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她是皮质激素很多的样子,但我们查出来她体内的激素是低的,和她的临床表现是不符合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最后查出来是考虑她接触外源性激素导致的。”

邓腾兰表示,如果孩子长期使用外用激素药膏,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但在尚不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情况等综合因素的情况下,对该事件暂且不好做出评判。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先认定涉事产品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这主要依据卫健部门的调查结果。如果说检测出产品质量问题,那么按照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9条的规定,应当责令企业停产,并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