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目前中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不足。根据北京大学2014年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显示,居家社区养老人群对医疗保健类社区服务需求最高,精神慰藉类服务其次,对日常生活照料类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对较低。而目前大部分中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者并没有能够匹配这样的需求,反而把重点放在了生活照料上,对于医疗保健类服务的细分和差异化程度不足。
我们发现,新西兰和美国已成熟运作的社区养老模式在服务品质和多元化上各有特色,值得借鉴。
案例:新西兰高端养老企业RymanHealthcare(瑞曼)
瑞曼是70岁以上新西兰人退休生活的首选养老机构。公司目前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共有30个养老社区,其建立的人性化社区以及精心周到的生活医疗服务在新西兰有着很高的声誉。过去五年,其基本利润年均复合增长超过15%,截止2019年初,市值已达到56亿NZD。养老社区提供一系列的退休生活和护理选择,包括独立的联排别墅和公寓、服务式公寓、休养所、医院和痴呆症护理服务的护理中心居民可以舒适的度假设施,如在家般友好的休息室和酒吧,室内游泳池和水疗中心,健身房,美容院,保龄球场,图书馆,网吧,电影院等。
创新的商业模式:集团采用“房地产开发+养老服务”混合体,以“延期管理费”模式运作,保证了公司充足且持续的现金流。入住前村民支付终身入住使用公寓或单位的费用,在迁出后,居民或其遗产收回较部分管理费,一般来说超过五年则收取20%,即客户收回80%管理费。
公司的模式优点如下:
(1)公司开发社区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但公司在建造完成甚至还未建成时就开始收取入住费。值得注意的是入住费不仅仅来自入住老人,还有希望预订之后在将来入住的人。由于瑞曼公司的超高入住率,收取的费用往往超过建造社区的成本。公司可以迅速还完银行贷款,然后社区就开始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
(2)公司在客户离开社区后,需要返还最少80%的入住费,但是由于入住率非常之高,第三步与第四步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公司在客户离开的时候,其返还费用由下一个客户支付的费用提供,同时考虑到大环境是通胀,其费用往往还有盈余。也就是说,当客户离开,公司的对于这个活动的经营现金流为正。
公司的模式唯一的缺点在于,如果入住率低:
(1)可能筹集不了足够的入住费;
(2)客户大量离开时,由于没有新客户入住,资金链可能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