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川观调查|家门口的养老,离我们还有多远?成都等地已探索“物业企业+养老服务”

,这被称为“9073”养老格局。

“比较全面的机构养老服务,一般来说针对的是完全失能的或者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年人群,覆盖面相对较窄。”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苟强介绍,大多数养老目前都是依靠家门口的养老,“物业企业具有贴近性和信任度的天然优势,在开展居家养老等增值服务方面,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

实际上,物业企业这方面的优势,在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就体现的非常明显。“疫情期间,上门送医送药送菜等服务,这也是社区居民看在眼里的不争事实。”四川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后,四川全省7633家物业企业45.3万物业人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零距离”投身参与到抗疫一线,成为落实社区防控责任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物业企业贴近性先天优势下的覆盖面。张晋伟介绍:“作为一个本土成长起来的物业企业,我们覆盖的业主群超过120万户,其中成都本地就包括50多万户家庭,辐射一百多万人口规模的小区业主。”

News

B 先行先试

成都泸州等地已探索“物业企业+养老服务”

在锦绣城小区的一角,一座三四十平方米的空置物业办公用房,被改造成了小区健康中心。

一进健康中心的墙面上,囊括了各种服务的价格公示栏一目了然:既有高血压量表测定、助老照护评定、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应急救援协助等免费服务,也有B超、心电图等有偿服务

而有偿服务的内容,也是明码标价:上门医生100元/人/次,代购药品5元/人/次,遗嘱/报告/用药解读10元/人/次,就医陪诊服务60元/人/次,助老卧床管理300元/人/次,甲状腺彩超100元/人/次,动态心电检测 180元/人/次……

“为方便居民的健康管理,我们引进了成都颐心源健康管理公司入驻,配备一名医生、两名护士,其中护士是常驻,医生是负责包括锦绣城在内的4个小区点位。”张晋伟谈到。

张晋伟介绍,蓝光嘉宝服务以生活家大平台为链接,已推出基于社区养老需求的6大类适老服务,如:健康管家、康养旅游、家政服务、适老改造、智能家居、老年大学等。其中,健康管家目前已落地成都4个社区,覆盖近万户业主,为3000名业主建立健康档案并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做到社区业主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医疗健康资源,为业主提供“有温度”的健康服务

明码标价,是一致的特征。

泸州市,是民政部、财政部确定的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泸州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李章俊介绍:“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比如理发10元,泡脚20元,中药泡脚30元。助浴的话,半失能老人50元左右,全失能的老人在80-15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