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自1月底以来,申城各养老机构陆续实行封闭式管理,采取了暂停亲属探望、暂停不必要人员入院等管控措施。如今,一个多月过去,封闭管理下的住养老人们生活保障如何?住得是否安心?又遇到哪些困难?记者采访了本市多家养老机构。
服务保障要比平时更好
“请来技术高超的朱师傅为我们老人无偿理发,功莫大焉!”3月5日学雷锋日当天,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内90岁高龄的陈奶奶亲笔写下一封感谢信。
原来,疫情期间,由于封院管理,原本每月一次理发、修脚等服务暂时取消。多才多艺的护理员小朱拿起了理发剪和修甲刀,操持起了“美发美甲”事业,在他的手下,老宝贝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
疫情期间,除了化身为“Tony老师”的护理员,各养老机构纷纷出招,想尽办法满足老人各项生活要求。在红日养老院,为了解决老人购买生活用品难的问题,院方每周搜集统计老人的购物需求,由专人统一采购回院,经过消毒后再搬上小推车,护理员推着“移动超市”往来于生活区,为老人送去所需物品。“这样的做法,杜绝了外来物品的潜在风险,移动支付也进一步杜绝了纸币可能带来的病毒流通风险。”红日养老集团董事长陈琦说。
红日养老院内的“移动超市”(红日养老院 供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养老院明确要求,保证“封闭期”服务不断档的同时,各项保障要比平时更好。在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敬老院,除了每日例行饭菜,食堂还特意为老人增加了小点心供应,每天还专门熬制中药汤剂,为老人提供暖心保健茶,增强疫情期间的抵抗力。
在餐食保障方面,一些养老院还针对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加强了服务。在闵行区继王敬老院,有老人的子女每天会送来红薯、山芋,“封院”后,老人习惯的“粗粮加餐”没有了,食欲不振,护理人员在弄清楚来龙去脉后,默默联系了食堂,在配给三餐的时候,给这位老人特地再加些粗粮。几顿下来,老人胃口恢复,对养老院的服务也连连点赞。
让老人成为开心老小孩
由于暂停亲属探望,疫情期间,养老院入住老人难免会思念家人,进而产生焦虑、忧虑等情绪。市民政局明确表示,养老机构大门临时关了,但入住老人和亲属的沟通之门不能关;与外界往来暂停了,但对老人的精神关爱、心理慰藉更要加强。
目前,全市养老机构普遍建立了“视频探访”制度,协助老人与亲属通过视频报平安、唠家常。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护理员每天都会组织老人与家属进行视频联系,截至目前已为480位高龄老人提供了与子女视频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