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新闻中心
缺编近三成连续战“疫”50天,养老护理员的“超长待机”之困


惊蛰已过,春意已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也不断传来好的消息。对于一线医务工作者而言,漫长的坚守终于见到了曙光,而对于另一群也在护理行业的工作者而言,她(他)们也在一场超长待机中期盼着最后的胜利。

除夕当天,为守护长者生命安全,长沙全市养老机构全面封闭。铁门一关,在岗的养老护理员们开启了一场漫长的封闭作战。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他们的工作并不被大多数人关注,她(他)们的抗疫战果也谈不上丰硕——但是,截止到313日,长沙市内各养老机构未发生一起感染,她(他)们的隐忍与坚守,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功不可没。

然而,困在方寸之地,每天要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亲情陪护、精神慰藉、健康监测及疫情防护等多重任务,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量和超强度的心理压力,也致使这些护理员身心疲惫、压力巨大。决胜在即,如何帮助这些护理员调适身心,稳定情绪状态,坚持打完最后阶段的战,也成为各养老机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红网时刻记者周娜

心愿:走出铁门,透口气

53岁的朱建辉最近一次休假,是在去年12月。2020年开年第一个月的假期,她准备攒到春节,在大年初三这天和家人团聚。

不想,一场疫情将她的计划都打破了。

124日这天,她所在的湖南万众和社区服务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德政园长者康护服务之家闭园。她和另外6名护理员一起,打包了自己在宿舍的被褥和衣物,搬进了院内,与老人同吃同住。

最开始,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并没有太在意住在院内还是院外的不同,直到防疫战开始,每天得戴着口罩上班,戴久了出气不赢。朱建辉说,每天要进行消毒,也非常不习惯。工作时间还是早上7点到晚上7点,可是工作量大了很多,要对房间、厕所、大厅消毒,外面的小坪也要。这边在消毒,那边这个老人要起床,那个老人要上厕所的,这个喊完那个叫,忙不过来。

忙,只是一个状态,朱建辉觉得可以去习惯。但锁在院门内,每天面对情绪时好时坏的失能失智老人,没有能放松的时候,让她强烈地期盼能走出铁门,实在想出去了,出这个门,透口气

长时间不能与家属相见,院内集体活动又取消了,老人的情绪更焦躁、更难安抚。精神抚慰和亲情陪伴消耗了护理员们很多心力。

超负荷工作12小时,与老人同睡,夜间睡眠质量也得不到完全保障。嵌入式小型社区养老机构空间有限,护理员们只能睡折叠床,哪里能放下床位就睡哪里。有的睡在阳台,有的挤在老人房间。夜里,夜班护理员走动,老人起夜、吵闹,睡眠被打扰是常有的事。朱建辉觉得自己还算幸运,没有像一些同事一样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