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近日,民政部公布2021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其中,南京市雨花台区、东台市、南京市江宁区入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南京市赛虹桥街道、西善桥街道,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钟楼区北港街道,东台市时堰镇,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等入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我省入选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如何体现“智慧”“健康”?老年人对服务的实际感受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记者 金亦炜 唐悦 王建旸 黄勇
一键报警“全天候”护航老人健康
“您好,我家房门突然打不开了。我和老伴都被关在房间里面,请你们赶紧找人来帮忙开下锁!”“好的,您稍等,我们马上派人过来。”1月24日,家住东台市东台镇新桥小区的樊宝龙按响卧室墙壁上的一键报警器。报警器那头,东台“696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呼叫中心的接线员立刻联系开锁师傅。
20分钟后,开锁师傅赶到樊宝龙家中打开了房门。原来,因为墙体发生轻微变形,导致樊宝龙家卧室房门无法打开。
今年76岁的樊宝龙,去年在女儿的建议下在家中安装了一键报警器,他没想到刚装完不久就派上用场。“当时手机不在身边,幸亏有这个报警器,真是有惊无险!”
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依托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自主、方便、健康。东台市民政局副局长王健介绍,该市建设集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69612349”呼叫中心、智慧养老体验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示范中心于一体的智慧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将老人的血压心率监测、燃气火灾报警监测、防走失定位、紧急呼叫等进行智能化管理,警情信息等直接接入“69612349”呼叫中心,实现远程监控。
3月1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智慧养老服务和监管平台接到报警。电话那头声音虚弱:“我头好晕……”数字大屏右上角很快出现这位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等信息——张玉华,84岁,独居在家。因血压高导致头晕,张玉华便按下床头的“一键呼叫”键。话务员了解情况后,立刻拨打120,并联系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派人前往。10分钟不到,照护人员朱玲敲开张玉华家门,并将老人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因送医及时,老人并无大碍。
3月10日,记者走进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了发挥大作用的大屏。大屏“那头”,连着的是赛虹桥街道30多户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屏幕左上方显示“接警座席”字样,左侧一列的文件夹中详细记录着服务老人的住址、健康状况等信息。屏幕中间的地图上,密集的黑点标注着服务老人所在位置。中心工作人员张启智告诉记者,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老人或其照护者按下报警器,定位黑点将立刻变红,屏幕上随即出现老人家中的实时画面。此时,中心的值班医师只要点开相应文件夹,就可迅速了解老人基本信息,同时可远程指导急救、联系120救护车和附近的社区工作人员,前往实施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