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国养老金体系解读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比如美、英、德、日等都采用国际主流的三大支柱养老体系。只不过依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各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速度,三大支柱的占比不同而已。
以目前最发达的美国养老体系为例,1935年8月,美国正式颁布《社会保障法案》后,经过80多年的发展,美国逐渐形成了今天以社会保障计划、雇主养老金计划和个人退休金账户及其他个人补充养老金计划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1)第一支柱为美国社会保障计划
社会保障计划由联邦政府主导,是建立最早、覆盖最广的公共养老金计划,主要面向老年、遗属和残疾人等群体。主要投资标的是政府长期债券,2021年长期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为97.83%。第一支柱各国都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
2)第二支柱为雇主养老金计划
雇主养老金计划按养老金提供的部门又可分为私营部门养老金和公共部门养老金,也就是我们国内讲的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单位的不同。
其中面向公务员的叫DB计划,雇主保证退休时给予员工一定数量的福利,养老金的投资风险由雇主承担,雇员无需缴款(到哪里公务员都是好差事)。
面向企业单位的叫DC计划,雇主只承担为员工缴款的责任,员工最终能够收到的福利取决于投资表现,投资风险由员工承担。我们经常听到的401(k)就属于私营部门中DC计划的代表。
2020年底DB资产规模10.49万亿美元,而DC资产规模9.65万亿美元,两者大体相当。
由于401(k)计划是美国DC养老计划的核心,并且对美国资本市场影响巨大,所以这里多介绍一下它的由来。
1970年代,随着财政困难,婴儿潮一代的老龄化等问题出现,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收支不平衡问题逐步凸显,第二支柱的DB计划给企业带来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美国养老保障模式出现危机。(对照当下我国情形)
为此,美国开始改革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一方面是完善第二支柱建设:1981年美国税法第401条新增K项条款,简称401(k),标志着由雇主、雇员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积累式的DC计划诞生。
另一方面是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1974年通过《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及传统IRA账户的诞生。
该条款规定企业雇主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可以设立401(k)计划账户,雇员在领取工资时自动将一部分工资缴入该账户,雇主则按照雇员的缴费进行匹配缴费,账户内资金在雇员退休后才可以领取,之前一直作为投资使用。
资助401(k)计划的雇主可将企业缴费从其公司的当期应税收入中扣除,从而此部分缴费额起到免税的作用。